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到:“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使命”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担负起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的重任,不忘为人师者的初心,立下教书育人的决心。
清晰课程定位,融入信仰感染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寥寥数字,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邃,它赋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能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理想有道德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培育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理想信念的课程平台。这门课比之专业课,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任何一个大学生只有先具备了高尚的道德素养,才能成长为一个有益于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一定要牢牢坚持“八个相统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并以此将初心的力量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中,用它的感染力感染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明确教师职责,于趣味中扬信仰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好一名思政课教师更应如此,首先必须培养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并且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根本前提下,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感染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学生只有“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通过这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主题学习,更是让我明白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给我打开了上好思政课的新天地。
树立育才之志,无愧教师之信仰
今日每一名中华儿女幸福的美好生活都是一代代革命英雄们流血牺牲的奋斗果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努力成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日中国的发展与强大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身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是简简单单地讲完课本上的知识就算完成任务了,更多的是要讲清楚讲明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原因以及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历史当铭记,精神应传承,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生活的富足安逸就遗忘革命先烈们流血牺牲的真实故事,也不能因为现实社会中偶然出现的不公就质疑党和政府的工作能力。经过这次学习,我深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更是在心里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人生愿望。也许今日的我能力尚且不足,经验还不丰富,但我会不断努力,希望在我的课堂中洒下信仰的力量,使我的学生清晰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知晓硝烟下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这次学习,对我来说,不仅有意,更为有益,使我对初心的坚定不再是浅显地浮于口头,而是发自内心,从灵魂上、从思想中去主动担负起高校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沉重担子,希望不负师者之称,无愧师者初心。